已列为采用乖乖咙地个咚,韭菜吵大葱---魅力扬州!
5/17/2005 3:19:00 PM (#206752)
点击统计:100698 责任编辑:公仔麵
5/18/2005 1:09:00 AM (#3151421)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 茉莉花 》成为扬州市歌
     从政协委员提案,到社会各界签名,今天,扬州民歌《茉莉花》终于被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为扬州市市歌。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将《茉莉花》确定为扬州市市歌的决定。
    《茉莉花》诞生在扬州这块民歌的沃土中,后来被地方戏剧吸收,最早记载于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戏曲演出脚本《缀白裘》里,曲名叫《鲜花调》。三百多年来,《茉莉花》脍炙人口,流传很广,从乡村的田间地头,到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从港澳回归盛典,到APEC的欢迎宴会,这朵民歌奇葩屡屡飘香。
     委员们认为,《茉莉花》知名度大、影响力广,与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和气韵相符合。将《茉莉花》定为市歌,不仅可以增强扬州人民的自豪感,还可以唱响扬州,给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增添新的内容,成为一张扬州的"文化名片"。
5/18/2005 1:11:00 AM (#3151430)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好一朵茉莉花
附件:扬州31.jpg
5/18/2005 1:20:00 AM (#3151469)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新姿
附件:扬州32.jpg
5/18/2005 1:24:00 AM (#3151479)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新姿----石塔寺

附件:扬州35.jpg
5/18/2005 1:32:00 AM (#3151511)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琼花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宋朝的张问在《琼花赋》中描述它是:“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的确,琼花以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更有关于琼花的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迷人的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其实,琼花之名本是泛指开着美丽花朵的花卉。“琼花”亦写作“琼华”,古文中“华”即是“花”,而所谓琼者,即美玉也。后人将琼花作为某种特定花卉的名称,也许正是赞赏它花美似宝玉。至于将它作为某神特定的植物名称始于何时,至今尚未有确论,但至迟在北宋就这样称呼了。据北宋初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渭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由此可知,琼花之名在王禹偁记叙之前已流传民间。继王禹偁之后,文人题咏越来越多,也越写越奇。韩琦作诗赞:“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诗云:“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也作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不但赞其美,还强调琼花是扬州独有。从此,琼花不但扬名于世,而且还和扬州古城的盛衰紧紧连在一起。
  琼花在我国的栽培过程中,曾几经摧残,历尽悲欢离合,这恐怕是其他花卉所未遭遇过的。
  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据宋朝周密撰的《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一1048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谁知逾年而枯。不久,载还扬州,却又枯木复苏,人们皆称琼花是有情之物。可惜,这一代名花终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据杜游在《琼花记》中载:宋高宗绍兴年同(1131一1162年),金兵南下侵略,扬州琼花也成了他们的掳掠目标,大棵的连根拔去,挖不尽的齐土铲平。可是过了一年,被铲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宁的精心培养,终于慢慢恢复了原状。令人惊叹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国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是否这花也有情,而为大宋王朝的灭亡悲伤呢?关于这一点,那就不是笔者所能解答的了。只是本来“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一旦香销玉殒,便成了“绝世之珍”了。
  20年后,也就是元至元三十三年,有个道土金丙瑞,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至于“聚八仙”与琼花的关系,下面我们再作介绍。不过我们由此可知,将聚八仙认作琼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以后历经兵灾战乱,聚八仙也绝种了。从那以后,琼花观花亡观废,有名无实。不过,即便如此,琼花在世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据载,有人在琼花香销玉殒之后,仍登上琼花观,寻觅古琼花的芳踪,感怀思旧:“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
  然而,世人的心愿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州瘦西湖园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乡野,寻宝觅珍,终于在蜀岗重新发现“聚八仙”,并移栽湖园,精心培植,中国最独特的“仙花”,终于重新开放了。八十年代以后,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心愿,已决定将琼花定为扬州市花。从此,历尽劫难的千古名花——琼花,终于在扬州古城重放异彩,并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维扬古城的象征之一。
  琼花在植物学上属忍冬科荚蒾属。是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我们前面提到的聚八仙,以及八仙花、蝴蝶花、木绣球等,都是琼花的别名。也有人认为“聚八仙”、“大花琼花”、“木绣球”,只是琼花的栽培变种。
  琼花的寿命较长,扬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间种植的琼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繁茂,风姿如故,风韵仍不减当年。
  琼花的美,是一种独具风韵的美。它不以花色鲜艳迷人,不以浓香醉人,每到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红,琼花却花开洁白如玉,风姿绰约,格外清秀淡雅;而每当秋风萧瑟,群芳落英缤纷,凋零衰败之际,琼花展示的却是绿叶红果的迷人秋色。其叶、其果,红绿相映,分外鲜艳,经久不凋,给萧瑟的秋色点染了艳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气氛。琼花枝条广展,树冠呈球形,树姿优美,树形潇洒别致。
  琼花的美更在它那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寸,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又因其树可高达数丈,洁白的朵朵玉花缀满枝丫,好似隆冬瑞雪覆盖,流光溢彩,璀灿晶莹,香味清馨,令人为之神往。
  琼花的美,还在于它那颇富传奇色彩的迷人传说。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也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要到扬州来观赏琼花。但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琼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隋炀帝是否真到扬州看琼花,虽不见正史,但典出《隋唐演义》第四十七回:“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在这里,琼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名花,而是已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物。它寸劳动人民无限同情,对昏君隋炀帝无限憎恨;它不畏强暴,不畏权势;它爱憎分明,有灵有情,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也许如此,琼花才博得历代文人骚客的赞叹。琼花正因这些传说和赞咏而扬名于世。世人因此视琼花为稀世奇花异草,视为人间少有,天上仙花落人间的仙葩,并把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芳姿引为人生快事。在扬州历史上出现的“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即是这一反映。
  最后还要提一句的是:琼花其实并非扬州特产。宋朝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曾提到“杭之褚家塘琼花园”,说明当时杭州也有琼花。宋代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在《洛阳名园记》(作于绍圣二年,即1095年)中也记述:在“李氏仁丰园”中栽有琼花。金元之际的著名文人元遗山在其著的《续夷坚志》中记载:“鄠县(今陕西户县)西南十里曰炭谷,入谷五里,有琼花树。树大四人合抱。逢闰即花,初伏开,末伏乃尽,花自如玉,攒开如聚八仙,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可见古代琼花在陕西也曾绽开芳姿。又据《旅游》杂志1982年第一期报道:江苏昆山县亭林公园内,有八株说不上名字的树,长了六七十年都不曾开花,奇怪的是最近几年,一到暮春时节,八株树竞相开花吐艳。其花由八朵大花环聚中间的小白花,小花之上是嫩黄的花蕊,花色如玉,清香袭人。经专家鉴定,原来是八株“聚八仙”,实属罕见。这更说明了琼花并非扬州独有,天下无双。
  琼花虽独具风姿雅韵,但由于历史上几经曲折,又曾几番销声匿迹,芳踪难觅,使世上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而遭受冷落。甚至在19世纪被引种到国外以后,也只是在植物园中悄然开放,鲜为外人知晓与欣赏。这情况实在令人遗憾。
  玉树琼花,愿你在人间大放异彩,重现当年“车马喧如市”的盛况。


附件:扬州38.jpg
5/18/2005 1:34:00 AM (#3151516)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特色旅游线路(一)


北京—扬州周末游线路
  

行程安排:
2004年4月18日,扬州火车站建成通车,扬州与北京之间开通了点对点夕发朝至的火车。针对北京市场,我们特别设计推出了北京—扬州周末游线路。
具体线路为:
周五晚上21:37乘坐Z29火车离京。
周六早晨8:20抵扬州
上午乘坐扬州画舫游览国家级特色旅游线路—扬州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参观国内唯一一座纪念我国清代扬州八怪的专业性纪念馆—扬州八怪纪念馆。
下午游览拥有国内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汉代帝王葬制—黄肠题凑的汉陵苑,中国晚清第一名园—何园,国内最大的专业性工艺美术馆之一—扬州工艺美术馆。
晚上欣赏扬州地方曲艺或体验扬州沐浴文化。
周日早晨到百年老店—扬州富春茶社品尝扬州特色早茶。
上午游览千年古刹—大明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
下午游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斯兰教景点—普哈丁园,原汁原味的盐商住宅、盐商大宅门—汪氏小苑。
晚上19:53乘坐Z30火车返京。
5/18/2005 1:35:00 AM (#3151520)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特色旅游线路(二)
扬州古巷风情旅游线(做一天扬州人)
  

行程安排:
东圈门城楼——>大照壁(双忠祠遗址)——>汪氏小苑——>制花工艺表演——>马家巷——>东关古街——>艺蕾小学(武当行宫)——>个园——>工艺美术馆——>享受沐浴文化或者欣赏扬州曲艺表演
5/18/2005 1:36:00 AM (#3151526)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特色旅游线路(三)

淮扬美食修学旅游路线
  

行程安排:
D1 个园——>工艺美术馆——>大明寺(素斋)——>名厨教做淮扬名菜——>品尝扬州特色名宴(红楼宴、三头宴或者乾隆宴等)——>享受沐浴文化

D2 品尝淮扬特色早茶——>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扬州汉广陵王博物馆——>何园——>扬州八怪纪念馆——>汪氏小苑——>朱自清故居——>欣赏扬州曲艺
5/18/2005 1:37:00 AM (#3151528)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特色旅游线路(四)

扬州宗教文化旅游线
  

行程安排:
A线:鉴真故乡之旅
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大明寺(鉴真纪念堂)——>高旻寺——>文峰寺(鉴真东渡纪念碑)——>何园——>欣赏扬州曲艺或者享受沐浴文化

B线:伊斯兰文化之旅
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普哈丁园——>赴高邮菱塘品尝清真风味美食——>菱塘回族乡清真寺(朝拜)
5/18/2005 1:37:00 AM (#3151530)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特色旅游线路(五)


韩国崔致远第二故乡之旅
  

行程安排:
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平山堂——>唐城遗址——>品尝韩国烧烤——>茱萸湾公园——>高邮孟城驿——>品尝乡土风味美食




5/18/2005 1:41:00 AM (#3151536)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吃在扬州
  
                      冶 春 茶 社


 

    走出扬州西北郊,跨上一座束在窈窕河身上的小桥,转过“御码头”向西,不远处便是扬州有名的“冶春园”。
在自然风光园林中,有树、有水、有桥、有榭的不少,但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妙趣天然的就不多了,冶春园林是其中姣姣者,而在园内的冶春茶社,算得上是在诗画之中。

  跨进园门,首先看到的是数间草庐,门额木匾题写“水绘阁”三字,这就是园内茶社了。茶社为古典式建筑,临河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相掩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游客在此小憩,择一临窗位置,捧一杯香茗,在水雾萦绕中,眼前的“冶春”仿佛有了诗的灵气,窗外那似动非动的湖水,似山非山的丘阜,都变得朦胧起来。入水榭凭栏可望北水关桥洞嵌着的小秦淮美景和小苎萝村的树影婆娑,鸟语雀喧;低首透过脚下的板缝可偶见游鱼戏水。象这样自然园林式茶社,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阁西有临水曲栏,连接一水榭,名“香影廊”茶社,是取王士祯“衣香人影太匆匆”诗句。幽静的湖景,配上浓密的花木。夏日至此,暑气顿消,清风轻拂,游人不绝,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却也是有“香”、有“影”。

  冶春茶社所售的香茗“魁龙珠”,是用扬州本地的珠兰、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配制而成。取扬子江水,泡江、浙、皖茶;汇珠兰香、龙井味、魁针色于一壶,三者相得益彰。色碧如玉、质醇厚、味清香,妙不可言。此外,供应品种以淮扬细点、小吃为主,兼营饭菜。点心以“四色锅饼”最具特色。四色即豆沙、枣泥、水晶、葱油,香酥爽口,甜咸兼备。其它如黄桥烧饼、葱油火烧、徽州薄饼、扬州干丝等品种,无不选料严格、制法独特,色香味形并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顾客的喜爱。

  冶春茶社虽小,却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相传始为清高宗南巡时供沿途饮茶水而始,著名的“香影廊”,初建于清代康乾年间。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市郊酒肆,自醉白园始,康熙间如野园、冶春社、七贤居、且停车之类,皆在红桥。”北郊百年茶肆,大多随岁月消逝,如今只剩下冶春茶社一家了。
民国初年,丰乐下街“餐英别墅”主人、著名园艺家余继之在自己住宅东开设茶社,出售点心,饭菜,兼营花木,亦称“冶春花社”。“香影廊”系孙天今四代相传,旁边“水绘阁”是孙天今妻弟马金科所开“庆升”茶社,出售蟹黄汤包、大煮干丝、淮扬细点,聘请名师操作,菜点制作精美,餐具特制,待客热情,经营很有特色。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的夏日”一文中写道:“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和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壶茶或一两种小点心,在河中唱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指的就是冶春茶社。随着时间变迁,香影廓四世主人没落,后继无人,两茶社均归马金科之子马正良经营。公私合营后,冶春花社,庆升茶社和香影廓合并为“冶春茶社”至今。

  如今,冶春茶社风韵不减当年。茅盖水榭,碧波荡漾,弯弯画廓,绿荫环绕,吸引着中外游客。1994年,冶春花园茶社划给市外办管理,红园花木公司重新投资1000余万,在问月桥畔绿杨村坡下,新建了2300平米的新冶春茶社,其中1500m2为餐饮、小吃,800m2,为浴室、休闲中心,使服务功能更加配套和系列化。茶社常年供应5大类40余种细点、小吃品种。游客来此小憩,既可观赏园内秀丽景色,又品尝扬州地方风味小吃。扬州市政府还拔出专款,重新修复、扩建了冶春园,恢复乾隆水上游览线。冶春园紧靠“御码头”,是游览线的起点,在此登上龙舟,可欣赏冶春园全景。轻舟款款向瘦西湖驶去,放眼四望,如在诗画之中,大有心旷神怡之感。
5/18/2005 1:42:00 AM (#3151538)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吃在扬州

扬州的富春茶社

2002年12月27日19:26  新网传媒

 
扬州饮食业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于扬州具备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种有利因素,加速了饮食业的形成和发展,淮扬菜系自成体系,自古以来就 有“吃在扬州”的美誉,扬州美食闻名遐迩,驰名海外。
   富春茶社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由扬州陈霭亭创办于得胜桥,初名富春花局。宣 统二年(1910),陈霭亭去世,其子陈步云继业,筹款设立茶室,将花局改名为藏春坞茶 社,后更名为借园俱乐部,最后定名为富春茶社,除供应茶水外,增加包子,生意兴隆 ,名著城厢。经几代人70多年的努力,富春点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翡翠烧卖最为出名。包子造型讲究,鲫鱼嘴,荸荠肚,32道褶皱,出笼时挺立笼中 ,犹如牙雕玉刻。富春茶也叫“魁龙珠”,为该店20年代初始创,用富春花局种植的珠兰与浙江的龙井、安微的魁针合制而成。魁针取其色,珠兰取其香,龙井取其味,浓郁醇朴,解渴去腻。解放后,该店除供应特色点心外,还创新菜肴30多种。现有生产人员60人,其中三级以上厨师34人。隶属市饮服公司。 扬州饮食业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于扬州具备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有利因素,加速了饮食业的形成和发展,淮扬菜系自成体系,自古以来就有“吃在扬州”的美誉,扬州美食闻名遐迩,驰名海外。淮扬菜系是我国烹饪行业的一支重要流派。它不仅代表了扬州的烹饪技艺,也代表了我国东南部、淮河以南这一广大区域的烹饪技艺,故有“东南佳味”之称。为国内外专家、群众所公认,与京、川、奥菜齐名,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扬州风味小吃是扬州菜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指酒宴上冷盘、炒盘和大菜以外的席点、大众化小吃及民间所做的小吃、食品。扬州点心以嫩酵、温水面团、油酥、面条和应时点心为主。点心以枵皮大馅、皮馅配合相宜、馅心多变、适应时令而擅长。面条糯韧多重汤汁、覆盖各式浇头而味美留连。风味小吃多以应时野蔬配以荤腥和腊味、果脯、蜜饯制成馅心,随季节而变。点心调味趋于新鲜、香酥、突出主味。咸中带甜,以甜提鲜;甜味则糯香粘滑,甜纯适口,兼有北式点心浓郁实惠,南式点心精细多姿的特点,形质统一,用料讲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5/18/2005 1:43:00 AM (#3151542)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淮扬菜系历史与地位


 
     淮扬菜系中宴席的起源到迟不晚于西汉。西汉淮阴人枚乘所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涉及多种菜肴、羹汤、饮料、饮食,当是淮扬一带饮宴活动的反映。

    历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宋元,淮扬宴席有较大发展,只缺乏详细记载。

    明清时期,淮扬宴席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清代康熙年间的《扬州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错百味,一筵费数金。"乾隆、嘉庆年间,有关淮扬宴席的记载最多。

    据史料记载,清代淮扬宴席可分为民间宴席、市肆宴席、文人雅集酒会、盐商宴席、官府宴席几类。其中,著名的有民间宴席中的"七簋两点""三碗六盘"两种;市肆宴席中的全席、船宴、素席等,而全席中,又以全羊席、全鳝席名气最大;文人雅集酒会中的"红桥修禊""(名园)诗文酒会""平山堂宴集"等;盐商宴席中的"山珍海错席""戏席"等;官府宴中的"满汉席"食单,是中国关于"满汉席"的最早详细记载,在中国宴席史上有着重要价值。

    1949年10月1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后,于北京饭店举行了国宴,史称"开国第一宴"。据报道这个盛大宴会的菜点烹调就是由北京饭店淮扬菜厨房承担的""宾客对宴会菜点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淮扬宴席史上的光彩篇章,极有历史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淮扬宴席一方面进行改革,删繁就简,注重营养平衡,进行菜点合理搭配;另一方面为适应旅游及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进行了历史名宴的挖掘及创新宴席的研制,并已取得重要成果。如扬州的满汉全席、红楼宴、三头宴、鉴真素宴、清真宴,淮安、淮阴的长鱼席,靖江的全羊席,宝应的全藕席,高邮的全鸭席、汪氏家宴,兴化的板桥宴,泰州的梅兰宴等,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系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誉,声誉远播海外。 淮扬菜以扬州、淮安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干,南至镇江,北至洪泽湖、淮河一带,东含里下河及沿海地区,是江苏菜系中覆盖面积最大的地方风味,是“南味”的正宗师承者,因此又有将扬州菜称为淮扬菜的。

    扬州菜可以说是萌于两汉,兴于隋,盛于唐,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扬州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代表菜有:清炖狮子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清蒸鲥鱼、大煮干丝、水晶肴蹄、三套鸭、软兜鳝鱼、炝壶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蟹黄汤包等。
5/18/2005 1:44:00 AM (#3151543)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元代,置扬州鹰房打捕达鲁花赤总管府,扬州食品为内迁食品供应的重要基地。元代扬州琼花宴在长江流域享有盛名。
  明代,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软命扬厨专司内膳。朱棣迁都北京,带了一些扬厨主理御膳房,扬菜在京师生根,明代,扬州宴席的发展形成高潮。明代历年间《扬州府志》载:“扬州饮食华奢,市肆百品,夸视江表。”扬州民间宴席著名的有七簋两点、三碗六盘等。
清初,淮扬菜进入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帝南巡,扬州多次接驾,软差高官来往频繁,扬州大摆宴席,山珍海味争奇斗艳。扬州盐商饮馔精凿,殆无虚日。官员、盐商、文人频繁的饮宴活动,提高了扬州菜技艺。史书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之最。”
  扬州创制了许多精美菜品,如三丝鱼卷、象牙里脊、葵花斩肉、将军过桥、扒猪头、爆竹鸡、玉米鱼、蛤蜊鱼饺等。扬州菜制作精细,如文思豆腐之刀工,“三套鸭”之整鸭出骨,摸刺刀之去刺,均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扬州烹饪造就了名厨,清代扬州厨师名播华夏。
淮扬菜具有兼容性,在萌芽形成过程中,它吸纳了众菜之长,形成特色风格。扬州满汉全席兼收南北珍品。皖南、山西名厨伴随盐商文化融入扬州厨业,经过交流,丰富和提高了扬州烹调技艺。
  淮扬菜具有开放性。古扬州为大都市,外地厨师纷纷来扬献艺。扬州云集了晋、陕、鲁、鄂、湘、粤、浙、徽、黔等地商贾巨擘,在扬建馆设埠,带来各地名厨名菜,丰富了扬州菜。唐宋明清诸代,扬州是重要港口,东南亚、西亚等许多国家商人往来扬州,带来许多异国饮食风情,融入扬州饮食文化。扬州清真菜是中国清真菜南菜的代表。扬州庵观寺院的素斋也很著名。盛唐名刹扬州大时寺的素菜与镇江金山寺、浙江普佗寺、四川宝光寺素食齐名,成为华夏素菜瑰宝。除和尚自己的素斋外,外供的法海寺猪头、玉清宫冰糖猪头等也很著名。
  淮扬菜具有适应性。淮扬菜是包括宴席、冷热菜、面点、食雕及烹饪文化的体系,扬州山珍海错席、戏席等颇负盛名。寻常的家庭主妇一般能制作几个精细小菜。
  淮扬菜的主要特色是: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本味,讲究火工,清鲜平和,浓醇兼备,咸甜适中,南北皆宜。
  清代,扬州面点也成为全国重要帮式之一。
  从淮扬菜的萌芽到形成、鼎盛,可以看到扬州是淮扬菜之乡。
5/18/2005 1:45:00 AM (#3151545)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历史上有“三把刀”之称,即剃头刀、修脚刀和厨刀。厨刀就是指扬州人会烹调。维扬菜以扬州为中心,是“南味”的正宗师承者。扬州烹调技术始于汉,兴于唐,全盛于明清。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原因,维扬菜成了我国的“京、川、扬、粤”四大菜系之一。
    汉代扬州菜品已有相当水平,出现了“熟食遍列”的饮食市场。素食异军突起,《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认为,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南朝宋武帝时扬州以“珍馐异味”闻名于世。隋炀帝三次游扬州品尝“金斎玉脍”,发出“东南第一佳味”的感叹,从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烹饪技艺的发展。据《旧五代史》记载,扬州以鳝鱼为席,菜肴于“盘中虬屈”如蛟龙入海。宋人杨万里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螯,世间真有扬州鹤”,即为扬州名菜清炖蟹肉狮子头。清代扬州饮食市场多方竞争,名馆四十余家。康熙、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使得扬州菜融南北菜系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扬州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清则见底,浓则如乳;制作的江鲜、禽类都很著名,肉类食品也富于特色;同时精于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各种菜肴注重火候与调味,色香味俱佳,口味咸淡适中,南北皆宜。扬州点心造型美观,品种繁多,清新味美。地方传统名菜有,清汤三套鸭、将军过桥、扬州狮子头、扒烧整猪头、生炒鸽松、酥烤鲫鱼、月映珊瑚、扬州瓜灯等。
最近20多年来,扬州餐饮事业蓬勃发展,各种档次的餐饮企业遍及大街小巷,更加强化了维扬繁华市井的绚丽,形成了以宾馆、菜馆、茶社茶楼为骨干的现代“扬州餐饮”的板块结构。上世纪90年代初,“洋快餐”的进入,又给扬州餐饮注入了新的内容,也给扬州餐饮带来了新的挑战。扬州市烹饪协会成立以来,注重扬州餐饮的继承和发展,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基础工作和丰富多采的活动,给扬州餐饮的新发展促成了一个个高潮。如今,扬州的艺厨们又创新出了闻名遐迩的扬州“红楼宴”、“乾隆御宴”、“三头宴”、“富春包子宴”、“琼花宴”、“满汉全席”等系列菜品,使维扬菜系更加精华荟萃,享誉四海。
5/18/2005 1:47:00 AM (#3151549)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炒饭的做法
 

     中国名菜。葱香扑鼻,色泽淡黄,什锦鲜香,颗粒分明。扬州炒饭在隋代就成为名菜,随着大运河而流向全国,走向世界。全世界的中餐馆第一名菜为扬州炒饭。许多人是从扬州炒饭而知扬州的。扬州炒饭关键在饭,选上等粳米,先淘后烫,再蒸,颗粒分明。扬州炒饭品种很多,有什锦、虾仁、肉丝、月牙等,均是师承古法而不断创新的品种。
    原料:粳米饭,鸡蛋,水发海参丁,熟鸡丁,熟精火腿丁,熟肫丁,上浆虾仁,水发冬菇丁,熟笋丁,青豆,猪精肉丁,水发干贝丁,葱末,精盐,鸡清汤,绍酒,色拉油。
    制法:鸡蛋磕入碗内,加盐、葱末搅匀。炒锅上火,入油,放入虾仁划油,入葱末煸香,入海参丁、鸡肉丁、肫丁、火腿丁、冬菇丁、笋丁、猪精肉丁、青豆、干贝丁,略炒,加酒、盐、鸡清汤烧沸,盛入碗内成什锦浇头。炒锅上火,入油,入葱末煸香,再入鸡蛋液揉炒,炒至成桂花状时,加入熟米饭同炒,炒匀之后,入盐、什锦浇头,再加油煸葱末,再次炒匀,装盘。
5/18/2005 1:51:00 AM (#3151554)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千古咏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5/18/2005 9:53:00 AM (#3152149)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烟雨扬州 小船幽幽 梅花清香入梦来

    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现绿娇红姹。我在这样最恰当的时机来到扬州。瘦西湖上的小船悠悠,烟柳,碧桃,拱桥,亭阁,一切都和画中的风景一般无二。精致婉约,细腻娇美。
    扬州的风情未改,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一日的漫游吧。
    一早去赶富春的约会。坐一辆三轮车,穿越喧闹的街市。富春茶社在一个窄窄的巷子里端。三丁包,蟹黄包,荠菜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虾饺……我心满意足地品完了我的早茶。每一样都很香,每一样都是这人间烟火的精华,是生活给予我的厚赐。
    走在闹市区,随意拐入一条小巷,赫然发现著名的绿杨旅社就坐落在这里。百多年来,曾经来往于扬州的达官贵人富商大贾,无不选择下榻于绿杨旅社,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很多名人也曾在这里流连。
    而今这座中西合璧式的三层建筑仍然默默地伫立在小巷街口,而且一如既往地担负着一个普通旅社所应有的日常责任。老板娘带我去看房间。那种电影画面里的旋转楼梯,脚下是依旧古老的红木地板,拾级而上,窗口那种犹如教堂般的玻璃所透进的阳光,射得我有点恍惚。我知道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选择这里,愿意感受这份金钱无法买得的光阴的故事。
    走近古城的中心地带,我来到了史公祠。古木参天,花香怡人。“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当是配得起梅花的凌霜傲骨。庭院幽幽,容不得丝毫的喧哗。
    天宁寺是街心的一个广场,这个时间都市繁忙的人们大都上班去了,只有退休的老人在此溜达。广场两边有不少的小店铺,卖的是字画古玩,我也去挑了两块刻石包好,在很多地方买过石头,可惜刻成印章的屈指可数。
    对面有文物商店,精美的漆雕、刺绣琳琅满目,可是价格不菲。买了一套八怪的书签,揣着它走到了扬州八怪纪念馆。
    同样的门庭冷清,馆内却也是园林一般的幽雅格局。我们总是只记得郑板桥的名头,而忽略其他众人的出处,在这里可以一览无遗。静静的幽香,是翰墨飘香。
    走累了,歇歇脚,享用下午茶。冶春茶社也是有名的风雅去处。一杯茶,一小份烫干丝,独乐。
    出门向东,看着公交站牌坐到了琼花观。再接着不经意地闲逛,走进了东圈门的老街,两旁紧闭的大门许都是从前的庭院深深。一处开放的过去盐商的宅第名曰“汪氏小苑”,有人在讲解,便跟进去一路听了下去,才知道里面的名堂多多。
    德国进口的窗户插销我们现在大概都没有见过,彩色玻璃和瓷砖同样是用黄金换来的进口货。冬暖夏凉的地下玄关,峰回路转的房间格局,看似随意,实则考究至极。
    后来我总是想:如此扬州的一日真的曾经这般的丰盈无限么?走了这许多的地方却仍然只是兴之所至,没有疲惫也没有追赶。难得是一份慵懒随意的心,在漫漫一日游走的结尾是,仍然有口福享受扬州的晚宴大餐。拆烩鲢鱼头,大煮干丝,乾隆烤鸭煲……
    一些葱郁,一些香甜,一份朴拙,一份婉约,是属于扬州的记忆,无法移植,也无法复制的记忆。

5/18/2005 10:09:00 AM (#3152208)
普通通行证 lx731023


级别:75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8/22/2003
                         千古长河----扬州大运河

    这是一条近乎于废弃了的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偶尔,划桨的渡船会捎上几个过客,缓缓地从水面荡过。也许你很凑巧,碰上一艘吼着嗓门的个体运输船在眼前水道中雄赳赳地驶过,驶过后就是寂静。古老的运河根本无须同浅薄的运输船对话。这是一位睿智的老者,深沉中包含着博大与永恒。
    开挖它的年代是隋朝,一个只能在想像中浮现的年代。皇命,悍吏,凛冽的寒风中挪动的人群,衣衫褴褛,腹中饥饿,工具简陋。最后,役夫的白骨垒成了堤岸,妻子们的泪水汇成河流。
    然后是招摇的龙船从北迤逦而来,相伴的是震天的锣鼓、遮天的旌旗,是北方政治势力的扩展,运河成了一条手臂,一条长长的手臂,传导着强权的力量,扼住偌大沃野、芸芸众生。然后是沉甸甸的货船载着膏脂般的太湖大米、彩霞似的杭州锦缎从南向北。北方朝廷的漕运,南方百姓的糟运。一条河,一条维系强权的河道,一条掳掠财富的河道。
    历史书上,写京杭大运河,总提醒人们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其实,它更多连接的是张家湾、李家沟,一个个叫得出或叫不出名字的更小的水道。是通向十八湾处的茅檐篱笆、乡户人家,是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的寻常生活。今天是荡舟的莲娃“鷁首徐回”,明天是盛装的新娘下船上花轿,后天该是哼着“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乘船的女儿归省了。
    不,不仅仅如此,还有诗人,瘦的诗人,品霜露沐清风的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是不会让这条世界最长的运河寂寞的。于是,有了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此波。”的感慨。
    回到过去,回到开始都是痴人说梦。惟有眼前的千古长河见证着一代代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恩恩怨怨。
5/18/2005 10:11:00 AM (#3152220)
普通通行证 lx731023


级别:75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8/22/2003
                              扬城何处贤良街

    如果问四十岁以下的扬州人,贤良街位于何处,大概绝大多数人答不出;但如果问萃园路,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看来,人们的确已经淡忘了一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改换过的地名。
    贤良街就是今天的萃园路,它位于教场最北端。不到二百米长、五六米宽的小街,并不起眼。但当年,教场就是以新胜街为前街、贤良街为后街,加上其中大大小小的宽街窄巷,而营造出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热闹和繁华。
    说起贤良街的得名,其实与西汉大儒董仲舒大有关系。由于董仲舒曾先后两次到当时的江都国担任国相一职,他以“正谊明道”的儒家思想教化百姓、治理国家,政绩声名显赫,教育深得人心。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扬州古城中,以他的姓氏、著作和思想以及对他的评价,而命名了像贤良街、大儒坊、正谊巷、董井、董子祠等街巷,其中贤良街就是以其著述《举贤良对策》(即《天人三策》)而命名的。
    当然,民间也流传着另外一种贤良街得名的传说:
    “太平天国时期,遵王赖文光率部攻下扬州,在街上见到一个正在逃跑的妇女,右手抱一个年长的小孩子,左手搀的是一个啼哭不止的幼童。赖文光感到奇怪,要士兵将这个妇人拦住。经了解得知,年长的孩子是她的侄儿,父母都在战乱中身亡,幼童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子。赖文光深感这个妇女贤良,下令将这条街命名为贤良街,并叫这个妇女不要逃跑,只要在自家门上插一柳枝,就可以受到保护。这个妇女回家将这件事告诉邻居,家家都在门上插了柳枝,果然平安无事。从此,这条长长的街巷就被称为‘南柳巷’和‘北柳巷’了。”(转引自王鸿《老扬州:烟花明月》)
    显然,这传说因为有太多的虚构成分而显得很不真实,一来贤良街得名已不知早于太平天国之前几百年了,二来赖文光还没攻进扬州城就在湾头被清兵俘虏。但这个传说包含着扬州百姓对那位贤良的妇女舍子救孤的深深敬意,包含着扬城人民对贤良美德的歌颂、嘉许,因而,并没有太多的人去计较传说中的不合理之处,而一代一代地将这个故事流传下来。
    现在,教场改造在即,如果能趁此机会恢复一些像贤良街这样能引起人们美好回忆、极富人文内涵的古老街巷名称,使改造后教场的地名既古色古香、又充满诗情画意,则会使教场更加彰显扬州特色,而真正体现出“文化扬州”的独特魅力。
5/18/2005 10:12:00 AM (#3152229)
普通通行证 lx731023


级别:75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8/22/2003
                                         虚子

    外地人常称扬州人为“扬虚子”,在扬州话里,“虚”的最基本的意思是“不沉稳”,言行慌张忙乱、没有条理、心急浮躁、粗心大意等都可以称为“虚”。比如说,临要考试了,家长总会再三叮嘱小孩:“不要虚,定定神,把题目看看清再做。”;你和朋友一起外出,自行车钥匙找不着了,别人会说:“不要虚,慢慢找,我们等你”;有时候明明是一件小事,可有些人就大惊小怪,别人也就会说:“这小伙又虚起来了。”如果这种“虚”的现象经常在一个人身上发生,那么这个人也就会得到“虚子”的雅号。
    “虚子”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晚清时徐珂的《可言》中:“江南之人,以文弱称,差类浙西,然实礼教之邦也。而外人或有加贬辞者:于江宁、上元曰‘南京拐子’……于扬州之江都、甘泉曰‘扬虚儿’(谓其言多伪也)。予与彼都人士习,乃知其实不然。”也就是“空、浮”的意思,徐珂经过实践证实“其实不然”,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扬州人都具有这种性格。朱自清先生对“扬虚子”的解释“一是大惊小怪、二是以少报多,总而言之,不离乎虚张声势的毛病。”
    近年来有人说,这个“虚”的产生与盐商有关,道光年间的盐法改革,使众多盐商手中的盐引一夜之间变成了废纸,许多富商就此破产。自此一有风吹草动,自然是胆战心惊,免不了要大惊小怪。而“以少报多”,谈生意留虚头,则是商场上的通例。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虚张声势”,换成“未雨绸缪”的话,那到未必不是好事。当然这是从吸取教训的角度来说的,但就现实生活来说,许多事情还是不要“虚”的好。
5/18/2005 10:49:00 AM (#3152398)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广陵琴派
古琴,亦称瑶琴,是我国古老乐器之一。扬州的广陵派古琴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扬州古琴活动自唐、宋以来,流传不绝,最盛于清代。清初以徐常遇和徐祺父子为代表的扬州琴家不仅操琴技艺精湛,还编辑了许多琴谱,流传下来的有徐常遇的《澄鉴堂琴谱》,徐祺父子的《五知斋琴谱》,吴 灴的《自选堂琴谱》,秦维翰的《蕉庵琴谱》和僧空尘的《枯木弹琴谱》等。1932年,广陵琴家孙绍陶、张子谦、刘绍椿、胡滋甫等人正式创建了广陵琴社。广陵派琴家一脉相承地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色,以清幽、恬雅、舒畅、洒脱作为琴曲的美学标准,注意内容和感情的表现,节奏跌宕多变,指法细腻灵活,操缦谐婉自如。广陵派既吸取了山派恬淡清雅的情味,又开蹊经,尽情的抒写乐曲的意趣,在着意发挥松活潇洒的同时,在奔放豪爽中蕴含节制凝蓄,在活泼潇洒中寓有恬静幽逸的神韵,从而形成了恬逸洒脱的独特风格。现在广陵派演奏的代表曲有《龙翔操》、《櫵歌》等。《龙翔操》的内容取自庄生梦蝶的故事,是一首节奏跌宕、情绪欢快的古琴曲。
5/18/2005 11:04:00 AM (#3152473)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特产  



        扬州漆器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兴于秦汉,盛于明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为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美术品。 扬州漆器厂是全国漆器生产重点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装饰工艺有:“雕漆”、“雕漆嵌玉”、“刻漆”、“骨石镶嵌”、“平磨螺钿”、“点螺”、“彩绘”、“雕填”、“磨漆画”、“木雕镶嵌”等十大类。生产各种屏风、地屏、橱柜、桌椅、几凳、瓶盘、烟具、茶具、文房用品,各类礼品、旅游纪念品、漆艺装饰壁画以及成套漆器家具等两千多个花式品种。产品具有欣赏性和适用性,远销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旅游内销、礼品、壁画装饰、酒店用具等方面畅销国内市场,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 扬州漆器厂“漆花”牌漆器工艺品,久负盛名,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质奖,产品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为出国礼品赠送给外国元首以及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扬州,自古就是南北物产的集散地,也是重要的水陆要冲。隋代起,这里成为人流密集的都市。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冶铁业的进步,刀具工艺也随之兴起。其中厨刀、足刀、剃刀在人民生活中不断运用和改进,逐渐形成了驰名中外的“扬州三把刀”。今天,“扬州三把刀”已成为扬州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扬州剪纸巧夺天工,源远流长,素以剪工精巧,清新秀丽,柔媚有力,刻画入微,著称。其题材丰富,有人物、鸟兽、鱼虫、风景等尤以四时花卉,百蝶见长,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曾受到郭沫若先生高度赞誉,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 扬州维扬彩灯,是江苏彩灯制作最具有实力的专业厂家,其制作实力雄厚:工艺精堪,曾在中央电视台(涿州)外景基地、深圳国际展览中心、上海豫园商城、安徽淮南豆腐节,成功的举办过多次大型艺术灯会。彩灯制作成为扬州工艺厂在海内外文化交流的特殊表演工艺。 国画产品更是品类繁多,作品被众多海内外人士收藏,传统仕女人物作品在省内评比中受到很高评价。花鸟产品,远销美国、欧美等国家。 “三和”、“四美”系列扬州酱菜,鲜甜脆嫩,风味独特;各式酱油、花色酱,酱香浓郁,口味地道,深得全国各地百姓的青眯。公司的产品历史上曾在巴拿马博览会、南洋物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上获金奖,解放后又多次获得国家银质奖,部、省、市优质产品,博览会金奖,江苏省名牌产品、免检产品、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等荣誉称号。 地方特产有富春包子、高邮双黄蛋,“绿叶”牌扬州牛皮糖等
5/18/2005 11:07:00 AM (#3152483)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饮食名店  


⊙ 小觉林素菜馆  
  小觉林素菜馆,是市区唯一的一家经营素菜和点心的饮食专业店,也是一爿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店。该店于清代晚期由扬州妙心庵住持觉林师太出资开设,主要为城内大小庵观寺庙僧尼及富户豪门中吃斋念佛的信男善女,提供素菜素点,当时在扬州及附近一带颇有名气。 小觉林素菜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烹调素菜的丰富经验。在菜馆开业之初,店老板就博彩众长,集名山寺庙素菜之精粹于一馆。他们先后到上海龙华寺、玉佛寺,浙江灵隐寺,宁波七塔寺、天童寺访师会友,广采众长。又在佛教圣地普陀山、九华山拜名厨为师,他们将搜集到的上百种斋素,结合扬州素菜的特点,去粗取精,去共性,留个性,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小觉林的素菜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素菜的品牌上做好文章。   素菜是以蔬菜作主料烹调而成的。菘菜、白菜、韭菜、菰笋、莴笋、芦芽、菱角、芡实、莲藕、茨菇、荸荠、交白等是淮扬素食的主要原料,面筋、豆制品、豆芽菜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地处北温带的淮扬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沛,为各种果蔬的生长和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蔬菜品种中,有些种植历史已达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所谓素菜“四大金刚”的“竹笋、香蕈、豆腐、面筋”,在历史上均为淮扬名食。早在夏代,扬州竹笋即是入贡美味,宋代吴僧赞宁撰写的《笋谱》,就总结了吴地扬州食笋经验。“扬州鲜笋趁鲥鱼”、“家家户户剥春笋”就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等名家描写扬州食春笋之诗句。豆腐在扬州也有较悠久的历史。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始自淮南王”。古代扬州长期以来是淮南药府,由此可见,豆腐始于扬州,扬州是豆腐的故乡。相传,后来唐代高僧东渡时,将扬州豆腐传到了日本。扬州人食蕈菌,食面筋的历史也由来已久。至于野蔬,淮扬人历代均有人开发,到了明代,高邮人王磐著有《野菜谱》,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扬州先民开拓素食原料的丰富经验。扬州瓜雕,更是扬州素食中的一绝,为筵席增辉添彩。这些丰富的素菜原料和历史悠久的素菜烹调方法,为扬州小觉林素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小觉林素菜选料新鲜,讲究季节,四时有序,以时鲜取胜,应时为佳,鲜嫩为贵。春天,大地复苏,百蔬萌动,惊蛰“田边菊”,明前“苋”,谷雨“松菌”,还有韭菜、春笋,均为春之时素;夏天,为寡蔬季节,初夏的新蚕豆末、豇豆、椿芽,盛夏的冬瓜、苦瓜之类用之最多;秋天,鲜果时素,品种丰富。菊花、扁豆、南瓜、莲子

  
⊙ 大麒麟阁茶食店  
  1987年10月的一天,一位西装革履鹤发童颜的老人在国庆路上询问,“请问,大麒麟阁还在不在了?”路人热情相答,“在!”,“在哪里?”,“挪,就在那边”,答话人用手一指,老先生显出激动,“是的,是的,麒麟图还在,只是店堂认不出来了。”
  老人是扬州市宝应县人,从台湾高雄回来探亲,临出发之前,几位扬州老乡曾在高雄的星级酒家为他饯行,酒酣耳热之际,大家托他带几斤正宗的大麒麟阁的京果粉子回来,于是,老人多出了这趟怀旧的寻觅。大麒麟阁的店员自然满足了老先生这一毫不奢侈的愿望。老人说的麒麟图,是幅浮雕,上面刻着神话传说中的怪兽——麒麟,头伸犄角,身披绿鳞,尾挂赤缨,足蹬铜铃,它在百姓心目中,是与龙一样的图腾,可与人们熟悉的麒麟有所不同的是,这只麒麟并未有眉清目秀的童子伴行,而环绕着五朵瑞气氤氲的祥云。麒麟目睹了大麒麟阁经历的90年风风雨雨。

  维扬茶食长期名冠大江南北,属于全国扬式、苏式、宁式、广式、京式、湖式、西式、高桥式等八大帮式之一,常年供应的品种有小京果、大京果、京果粉、桃酥、云片糕、馓子,许多品种还跟着节令变化,如春有春香糖,夏有绿豆糕,秋有月饼,冬有交切糖,等等。相传,尝遍人间美味的乾隆皇帝曾对扬州的云片糕赞不绝口,欣然为其命笔题名“雪片糕”。大麒麟阁的创始人周明泉,则充分利用扬州的“天时、地利、人和”,励精图始,继往开来,在将维扬茶食推到极致的同时,也将大麒麟阁刻在了扬州名优特产品的丰碑上。   1911年,辛亥革命获得成功,举国上下弥漫着实业救国的理想,有位叫周明泉的扬州人,手里聚集了一些本钱,正为选择哪个行当颇费愁肠。一位亲戚帮着分析,“扬州茶食在全国很吃香,尤其是上海一带,干这一行,既守得住家门,也冲得出去,可谓能进能退。”周明泉却有所顾虑,“扬州吃这碗饭的人很多,街上茶食店赛过米铺,后敲的钗子要超过先响的锣,恐怕太难了。”这位亲戚指点迷津,“扬州糕点与沪、宁、杭比起来,却暴露出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产销脱节,要是在扬州开出第一家前店后坊现做现卖的茶食店,不愁不会成功。”周明泉顿时豁然开朗,盘算了资金后,却又感到力不从心,自己那点本钱离干大事业还差一截子,怎么办?此时,他去找两位家境相仿的朋友商量,一个叫陈国良,另一个叫王端,和盘托出自己的设想,想不到一拍即合,三人很快达成协议,各出500担大米作股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平时经营业务由周明泉主持。


  
⊙ 震丰园饺面店  
  清同治十年(1871)祖藉句容茅山的黄子魁,在淮安八字桥开办了震丰园饺面店。清光绪十八年(1892),黄家长子黄万荣,从淮安到宝应县城北门大街的官巷口,又开设了“荣记震丰园饺面店”。由于生意红火,经营有方,该店的声誉鹊起,宝应城内的遗老遗少,都愿到震丰园品尝早茶,或是结伴去吃个晚茶。过些年,黄万荣因病故世,黄万禄秉承店务,将店名改为禄记震丰园饺面店。
  宝应禄记震丰园饺面店店主黄万禄,是震丰园的第二代传人。该店早先便经营馄饨、锅贴、糖粥等特色点心,后又增添了水晶汤园、春卷、包子、年糕以及卤菜、炒菜等大众菜点。由于店主带领师傅们不断地改进操作技术,提高口味质量,因此震丰园的美味糙米馄饨遂远近闻名。

  震丰园馄饨的特点是:皮薄、馅精、味鲜、配料齐全。馄饨皮极薄,每斤面可打600多张皮子,放在手上可透见掌心指纹;馅心全部是鲜精猪肉,先用刀〓成细肉糊,再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放进十几种配料拌均匀,包入皮内,下锅煮沸,捞起后还需加上6种作料,才可食用。由于皮薄犹如竹膜,吃时不觉有皮,馅美量多而细腻鲜嫩,无油腻感,再拌进香酥的糙米以及其它佐料,这样做出来的馄饨,自然味道绝佳、名闻遐迩。

  该店享名的产品还有锅贴和糖粥,锅贴的特点是:色泽金黄、不焦不糊、不粘牙、口劲足、馅鲜卤多、味美可口;糖粥的配料包括桂花、百合、莲子、红枣、樱桃、百果、藕片、红糖、桂园肉、薏仁米等成份,制成后的特点是:粥粘稠、味香甜、无焦糊、爽适口。此外,这家店里炒菜方面的软兜虎尾(长鱼脊片)、虾仁干丝,也是享有一定盛名的。

  震丰园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分为通常的前店与后作两大块,前店又叫堂口,主营销;后作即是车间,主生产。前店的招待员那时叫跑堂,跑堂人员归帐房先生管理;后作有大师傅、师傅和伙计,伙计即为现在的杂工或徒工,所有人员归大师傅管理,帐房先生与大师傅,又统属于老板黄万禄总管理。

  当时,对前店跑堂人员提出的经营服务要求是:仪表大方、衣冠整洁、说话柔和、热情待客,客至上茶、报菜报价、餐后揩脸、牙签掏牙,上工前禁饮酒,打烊后勤扫洒。对后作人员提出的生产操作要求是:第一,在馄饨制作方面,皮薄要见纹、刀工要〓细、配料要齐全、搅拌要均匀等;第二、在锅贴制作方面,生坯每只重2.5钱,面皮每块直径为2寸、每只馅心重2.5钱、捏成大小一样的月牙形生饺;第三、在糖粥制作方面,淘洗干净、旺火煮开、不断搅拌、防止粘锅、焖煮适时、浓稠为止。
5/18/2005 11:07:00 AM (#3152487)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名点  


⊙ 扬州三丁包

   三丁包 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

   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颗粒分明,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据传,当年日本天皇吃到空运去东京的扬州三丁包子,赞誉它为天下一品。 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软。

   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点,那就达到“五不过”的要旨。于是众厨师按照丁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5/18/2005 11:08:00 AM (#3152492)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派盆景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珍品它的植物、山石等自然物为素材,经过园艺培养和艺术加工,将大自然中美好景色及神韵再现于花盆中,成为一种精美艺术品,具有“以小喻大”、“形神兼备”的特色,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盆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开创了水旱盆景,发展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1981年,经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审定,以扬州、泰州为代表的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特色的扬派盆景,被确认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此后扬派盆景参加了第一至第五层中国盆景评比展览,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腾云》还获得日本大阪花与绿国际花卉博览会金奖,扬州盆景出口到有关国家,享誉海内外。
1994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江苏农学院教授徐晓白、扬州红园的赵庆泉、林凤书“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5/18/2005 11:55:00 AM (#3152709)
浮游生物 该角色已不存在
不能不感叹,扬州真的好美!
5/18/2005 2:02:00 PM (#3153305)
huixue 该角色已不存在
刚去过扬州,很怡人的城市。
5/18/2005 2:49:00 PM (#3153576)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引用回贴#3153305)huixue:
刚去过扬州,很怡人的城市。

欢迎常来做客!
5/18/2005 5:39:00 PM (#3154350)
白金通行证 深渊


级别:79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2/19/2005
(引用回贴#3153576)扬州小新:
(引用回贴#3153305)huixue:
刚去过扬州,很怡人的城市。

欢迎常来做客!


我在几年前去过一个朋友家里玩,觉得扬州是一个很干净美丽的城市!
5/18/2005 10:59:00 PM (#3155542)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引用回贴#3154350)深渊:
(引用回贴#3153576)扬州小新:
(引用回贴#3153305)huixue:
刚去过扬州,很怡人的城市。

欢迎常来做客!


我在几年前去过一个朋友家里玩,觉得扬州是一个很干净美丽的城市!


现在的扬州更加美丽整洁哦!
5/18/2005 11:12:00 PM (#3155598)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美食蛋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原流传于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扬州风味菜馆,也纷纷挂牌售此美食,颇受欢迎。

  扬州的蛋炒饭,风味各异,品种繁多,有“清蛋炒饭”、“金裹银蛋炒饭”、“月牙蛋炒饭”、“虾仁蛋炒饭”、“火腿蛋炒饭”、“三鲜蛋炒饭”、“什锦蛋炒饭”等等。

  扬州蛋炒饭,从其选料上看,主料是用上等白籼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干净,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无硬心,粒粒松散,松硬有度为宜。炒饭时要防止焦糊。烹调时,将辅料炒成带卤汁的浇头,卤汁中加些酱油称之为(牙色炒),不加酱油称之为(白炒),盛装上席又用名瓷,有道是“美食又美器”。
5/18/2005 11:13:00 PM (#3155605)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煮干丝、烫干丝



    扬州一带有吃早点的习俗。早点,一般称早茶,进入茶馆,不需排队,随便选位坐下,自有跑堂的招呼安排,不用开口,服务员便送来泡好的盖杯茶。早茶,并非以饮茶为主,而是要吃点心面条之类,尤其要吃煮干丝或烫干丝。 豆制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品。以豆腐干而言,有素干、五香干、密干、臭干数种。作干丝用的是大白干。扬州干丝,一曰“煮干丝”,二曰“烫干丝”,维扬风味菜馆均挂牌供应。煮干丝在乾隆时期名“九丝汤”,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烫干丝、蛋皮丝,是用洁白大干劈成细丝,用开水烫泡装盘,然后用芽姜切成细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菽乳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这是一位宾客对扬州干丝的赞美。
5/18/2005 11:14:00 PM (#3155609)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三丁包子



    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搭配,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据传,当年日本天皇吃到空运去东京的扬州三丁包子,赞誉它为天下一品。 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名厨丁师傅领旨照办,他想:海参滋养,少而不过补,鸡肉味美,少而不过鲜;猪肉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过软。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量少一点,那就可达到“五不过”的要旨。于是众厨师按照丁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5/18/2005 11:16:00 PM (#3155614)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翡翠烧卖


    扬州翡翠烧卖,状如石榴,底似金钱,面皮空露蓬头,呈木耳形皱折。约首创于清代。其时,满清遗老、名流绅士、工商界头面人物,均为富春茶社的座上客。一次,扬州商会第一任会长向富春茶社提出,要吃素菜馅烧卖,于是名厨高手便用扬州产的“梅岭青菜”,取其叶斩成茸,以熟猪油、火腿末、绵白糖、食盐拌和成馅,制成烧卖。因其馅心碧绿,色如翡翠,故称翡翠烧卖。
5/18/2005 11:16:00 PM (#3155618)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春卷



    春卷是扬州春令小吃。“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香风信过,纵教能一也非时”。这是清代一位诗人写扬州春卷的诗。“春到人间一卷之”,这就把扬州春卷的应市时令和制作方法描述得恰到好处。春卷皮的烙制,堪称一绝。一手执锅,一手抖动面团,一揿一张,操作干净利落,烙成的春卷皮,薄如纸,圆如镜,透明柔软,以皮包馅,卷成长条,两头以面糊相粘,入油锅煎炸,至红焦色即成。 扬州市场上供应的春卷,多以猪肉、芽笋、韭黄、木耳、冬菇、胡萝卜作馅;筵席上的春卷还配以鸡丝、海参、虾仁等高档原料。春卷多为长形,但也有三角形、长方形、方形。除咸味外,还有鲜咸味’香辣味、酸甜味,各各味不雷同。
5/18/2005 11:17:00 PM (#3155620)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一直被推崇为中国宴席的经典之作。满汉席出现于清代康乾盛世,康熙大帝南巡,驻跸扬州,始设满汉全席。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扬州官绅接驾,仍沿承满汉席。从此满汉席声名远扬,各地竞相仿制,列为接待六司钦差和百官食次,其规模体例均源于扬州的满汉席.在康乾满汉席的基础上推出的扬州满汉全席堪称中华第一满汉全席.
   扬州满汉全席具有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底蕴.满席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擅长烧烤,以牛羊肉为主,兼收山珍野味,风格质朴。汉席以淮扬风味为主轴线,荟萃江南风味精华,以江鲜、河鲜、海鲜为主,技法多样,风格雅丽,清新多姿。满汉全席在原料选择、烹调方法、工艺技法、菜款设计、器皿选用、进馔程式等方面,上承八珍,下启名宴,集烹饪之大成。《扬州画舫录》《调鼎集》《随园食单》《扬州竹枝词》等,多有满汉席和满汉全席的记载,从不同的视角互为印证,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历史资料。 为了使扬州满汉全席从历史走向现在,扬州烹饪界的专家学者殫精竭虑,从历史的奢华到现在的菜式,贯穿着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的取舍与开拓,对于一些有悖于动物保护条例的珍稀原料不再沿用,菜品的设计力求为现代人所欣赏,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趋向。 扬州满汉全席富丽堂皇,豪华丰盛。扬州烹饪界的专家学者和扬州迎宾馆对扬州满汉全席进行整体设计,全席分两套,每套菜肴108道。为了给品尝者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有三日六宴、两日四宴、一日两宴、精品宴等四种模式。每宴菜肴36款,对应36天罡,席间“满”与“汉”的菜点交替呈现,使就餐者领略“中和”饮食文化的韵味。在宴席铺陈、餐具设计、艺乐馨幽、像生雕塑、进馔程式等方面,突出皇家气派。菜点凝炼淮扬烹饪大师技术造诣,展现“东南第一佳味”--淮扬风味的魅力。
5/18/2005 11:17:00 PM (#3155624)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鉴真素宴


    鉴真素宴: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学高僧,住持扬州大明寺,讲经传律。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玄朗邀请,鉴真东渡扶桑弘法,历时10年,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经波涛终成始愿。他将伽蓝营栬、艺文、药学传到日本,此皆为盛唐文化之菁兰,推动了日本奈良文化的发展,也带去了盛唐的饮食之道,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唐代李白、高适、刘长卿、白居易登临大明寺栖灵塔,留下众多咏唱诗句。宋代欧阳修、苏东坡为扬州太守时,常在大明寺平山堂设诗文酒会,成为文坛佳话。“坐花载月”“风流宛在”“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等匾额、楹联集中反映其时盛况,历代文人视平山堂雅集为平生快事,韩琦、梅尧臣、王安石、秦少游、孔尚任、王士祯、朱彝尊、袁枚、曹寅、卢雅雨、郑板桥……在此风雅吟唱。因此,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成为淮扬素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鉴真素宴则集中其高雅精要菜品。“素有荤品,素有荤味,素有荤形”是其主要特色。
5/18/2005 11:21:00 PM (#3155649)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的茶食糕点



    有茶社也就少不了茶食,除了前面说到的那些外,香干、臭干等也是人们饮茶时常食用的,也应算是茶食,但扬州人所说的茶食不是指这些,而是指油果子、大京果子、云片糕、金刚脐(亦称京江脐)、桃酥等小食品。扬州的茶食非常有名,与京式、苏式、宁式、广式、湘式、川式、闽式、高桥式等,同时被全国糕点行业定为茶食糕点九大帮式之一,常年品种有大京果、小京果、京果粉、桃酥、云片糕、雪片糕、大馓子、金刚脐等;时令品种,春有春香糖、素枣糕、乔片、玉兰片,夏有薄荷丁、水发糕、潮糕、绿豆糕,秋有月饼、重阳糕、五谷糕、巧果,冬有蜂糖糕、浇切片、寸金糖、董糖、牛皮糖等交替上市行销省内外。

    大麒麟阁是扬州老字号茶食店中名气最响的一家,所产的京果粉质地细腻、油香浓郁,许多客居他乡的老扬州回乡时都忘不了要捎上些给朋友们尝尝,大麒麟阁建于辛亥革命后,为当时扬州唯一的一家茶食店,前店后坊,现做现卖。如今的大麒麟阁生意兴隆,除原有的国庆路店面外,还在美食街开了一家分店,依旧保持着店后坊的老格局。现在扬州的茶食行业里又有一只新面孔——宫廷桃酥,来自江西,初到扬州时,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地点偏得不能再偏的小店,毫无名气。他们也是现做现卖,不仅在店里卖,也用车推了上街卖。过了几年,有了些实力,终于搬至人来人往的国庆路上,只是店依然小。去年,在它的南面又开了一家江西宫廷桃酥王,外地的茶食在扬州打起了擂台,结果两家的生意都做得红红火火。相比之下扬州传统茶食中的薄脆现在已难觅踪影,交切片、牛皮糖也比前些年冷清了许多。

    扬式糕点选用上等细粮、优质油脂、精致食糖和蛋品等作主料,以果仁、蜜饯、肉类、乳制品、芝麻、松子等作配料,辅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制成形态各异、风味不同的饼、糕、酥、片等品种,具有甜、软、糯、松、香、脆的风味特色。如传统茶食“小八件”的内馅和造型都很讲究,豆沙、枣泥、椒盐、五仁、麻香等无味俱全、形象逼真、味不雷同,它既是馈赠礼品,又作为酒宴上的细点。
5/18/2005 11:22:00 PM (#3155654)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酱菜



    扬州酱菜是宴席上的调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鲜、甜、脆、嫩的四大特点,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主要品种有乳黄瓜、宝塔菜、萝卜头、甜酱瓜、香心菜、什锦菜等。

  扬州酱菜历史悠久,清代乾隆年间,即被列入宫廷早晚御膳的小菜。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荣获国际博览会奖章。1903年,获西湖博览会金质奖。1931年,获北平全国铁路沿线物品展览会一等奖。197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生产扬州酱菜的厂家,以"三和"、"四美"两家酱品厂最负盛名。




5/18/2005 11:40:00 PM (#3155733)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古代学派

    18世纪是清代学术的极盛时期,乾嘉学派是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以考据为治学方法的学派。扬州学派是乾嘉学派的重要分支。当时分学问之途为三:义理、考据、文章。乾嘉学派专门从事考据。考据是相对于专讲“义理”的宋学而言的;相对于文章,它又称“朴学”;就其重实证,又称“实学”;就其取证特重汉儒经注,又称“汉学”;就其尊崇原始儒学,又称“左学”;就其师承家法,特崇汉人郑玄,又称“郑学”。

  乾嘉学派中的许多代表人物与扬州有密切关系。该学派首先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境内兴起,最后却由扬州学者集其大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囊括从明末清初顾炎武迄清末民初370多名学者,其中祖籍扬州的学者多达33人,加上长期寓居扬州的学者,竟占有清一代学者的十分之一以上。原因与扬州的地方文化背景很有关系。

  首先,丰厚的文化沉淀,前人学术研究的成就是扬州学派的重要学术渊源。经过康熙、雍正年间的修养生息,扬州已逐渐平复战争创伤,进而成为东南文化的重要集中地,诗词、书画、戏剧、曲艺、编史、修志、园林、工艺成就可观。

  其次,教育的空前繁荣,成为学派滋生、繁衍的温床。扬州学派中的多数人都曾在这里发蒙启顽,有师徒相授的,学友互磋的,有血缘型的,姻亲型的,社会的,家庭的,千丝万缕的治学网络起了重要作用。如阮元,在扬州渡过了他全部青年求学时期;焦循家学渊源,从小在此“研习经书,博览典籍”,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治学之道。 再次,图书的收藏和雕版业的发展对学术研究的支持。扬州学者在此能饱览群书,而且能及时刊行自己的著作,将学术成果及时公之于世,为世人认识和首肯。

  最后,文章太守的倡导和提携,对学术研究亦是重大支持。如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扬州知府伊秉绶,当他们任职扬州时,正是扬州学派趋于形成和走向鼎盛的时期,他们能与学者切磋学术,展开讨论,政治关心,经济资助,自然使学者在这一小环境中自由地施展自己的研究才能,安心地进行学术研究。 乾嘉学派,一般来说可分为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解说。以戴震为首的皖派,重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考证。其特点是从音韵、小学(即文字学)入手,通过文字、音韵来判断和了解古书内容和涵义。即以语言文字为治经的途径,在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与吴派相比,吴派唯汉人训诂为准,而皖派反对墨守古人经说,主张择善而从,而断之以已为考证,无疑比吴派更为高明。戴震是乾嘉学派中最具有唯物主义战斗精神的思想家,他曾在《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用训诂疏证儒家经典的形式来反对程朱理学,具有反抗儒家正统观念和反动黑暗统治的思想意义。他既是思想家,又是学者,他拓宽了考据之学,范围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推广到考究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旁及算学、天文、机械等。他一生著述颇丰,有《考工图注》、《屈原赋注》、《日编》、《水经注》等十多本专著。 戴震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对扬州学者影响极大,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焦循、汪中、阮元、任大椿都师法戴氏,正式受业于戴氏并经他严格训练的,仅王念孙一人。

  扬州学派治学态度的方法是十分可贵的。首先,他们远师顾炎武,近法戴震,崇实黜虚,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的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搜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等可贵精神。虽然有考据过细,以繁为贵的偏向,但对于纠正宋明理学家由不懂古书到妄改古书,空谈无垠相比,无疑开了一代治学之风气。其次,他们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尤其敢对诸子百家的经典重新认识和评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如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对时贤之说,或从之,或驳之,择善而从,为我所用。焦循在治《易》上,突破了两千年传注的重围,以旁通、相错、时行三条根本原则别辟蹊径。再次,他们研究内容博大精深,张舜徽在《扬州学记》中说:“余尝老论清代学术,以为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无吴皖之专精,则清学不能盛;无扬州之通学,则清学不能大。”他们不仅在经学、音韵、训诂方面前无古人,而且在史学、文学,乃至天文、地理、历算、科技诸方面也有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治学精神,研究成就将乾嘉之学推向峰巅,并在历史转折时期开启了近代学术之先河,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开采、继续和发扬。

  扬州学派中的代表人物颇多,列举如下:
    汪中(1743——1794)江都县人,字容甫。是扬州学派中的领袖人物。他出身孤苦,无力读书,成年后依靠在书铺做伙计得以偷空自学而博览经史百家之书。20岁时,入江都学为附生;34岁时,选区拔贡生。但从此放弃仕途进取,而过着以文为生的清苦生活,对先秦古籍、三代、两汉学制,以及文字、训诂、度数、名物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且精于金石之学。其经学著作有《经义知新录》、《大戴礼记正误》、《春秋释义》等;乡土著作有《广陵通典》、《广陵对》,骈文《哀盐船文》等;治学经验有《述学》6卷。纵观其文章,首先是敢于大胆驳斥封建礼教和迷信,对儒家正统思想进行批判,为腐儒所不容。二是在经史的研究上有很多独到见解,王念孙、刘台拱都认为他“讨论经史,榷然疏发,挈其纲领”,“识议超卓,唐以下所未有。”三是文风丽雅,为当时讲求“义法”的古文家所不容,其实其文章根柢经史,陶镕汉魏,自铸伟词,当《哀盐船文》一问世,就被誉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世居江都北湖黄珏桥(当时属扬州府甘泉县,今为邗江县黄珏桥镇)。他也是扬州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出身寒微,一生以家塾授徒为业。他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他一生可以“读书”“著书”四字为概括,他曾以田产换书,夫人也以首饰为他买书,有人在著述中提及,曾看到过他用的书桌,桌面正侧,被膀子磨成凹痕,其刻苦治学的精神可以想见。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通儒,经史、历算,无所不精,酷爱文学,对戏曲艺术也深有研究。在经学方面,他以训诂入手以求通达义理,于《论语》、《周易》、《尚书》、《毛诗》、《左传》、《礼记》都有补疏。尤其对《周易》一书的研究更为独特。他以数学原理中的演绎法施于《易》学研究之中,“以测天之法测易”,“以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即把天文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原则用到哲学领域,寻觅《易》学内部规律与联系,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清除了两千年来特别是宋以来对《周易》的许多误解,为从来治《易》的人所不及。王引之称他为“凿破混沌,扫除云雾,——推求,至精至实”。他的戏剧理论集中在《花部农谭》一书中。花部即云集扬州的各种地方戏曲,焦循将花部与雅部(即昆曲)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花部词意直质,妇孺能解,且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加之音调慷慨,激发人心,所以他很为赞赏。在地方史志方面,他完成了《扬州图经》和《扬州足征录》二书,体现了他的史学才能。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人称“雷塘庵主”,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为“九省疆臣”,体仁阁大学士,晚年晋加太傅衔。他的特点是一生虽为达官而不废学问,于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刊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畴人传》、《研经室集》等。他虽累于政务,但每到一处,皆以提倡学术自任,他在督学浙江时,以研读经史必先通训诂,曾主编了《经籍纂诂》一书,手定凡例,采摘经史子诸书,唐以前人的训诂注释于每一字下,按《佩文韵府》韵目归类。王引之为之序,说其特点:“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是研究经籍的重要工具书。他一生倡导学术,培养后进,影响之广,作用之大是很难找出第二人与之相提并论的。其方式,一是以经述文章延揽名流,一时名士如张惠言、陈寿祺、王引之等皆出其门。二是编刻典籍,除《经籍纂诂》外,《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书都出自他手编印,而并世学者钱大昕、汪中、刘台拱、钱塘、孔广森、焦循、凌廷堪的遗作,都赖他一一刊布。可以说他一生全力传播民族文化,在读书人中影响很大。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扬州高邮人,乾隆四十年进士,累官至永定河道。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祖,嘉庆四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为王念孙之子。

  王念孙,性方正,居官廉直,不受请托。乾隆年间,军机大臣和珅把持朝政,索纳贿赂,聚敛财富。乾隆刚崩,王念孙不顾和珅权高势重,党羽众多,首先向嘉庆上奏章,弹劾和珅,其胆识才气震动朝廷上下,于是贤臣纷纷上书,嘉庆皇帝即位仅五天,就宣布和珅十大罪状,将其逮捕下狱,下久被赐自尽,家产查抄,其党羽也都一一议罪。在“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政治斗争中,王念孙能仗义执言,甘冒风险,可见他为政清廉的一斑。他还是治水专家,在任直隶永定河道时,治理过河北一带水患;在任山东运河道时,专门治理山东境内运河;必然造成高宝湖黄沙淤积,祸及运河两岸居民。平息一场争论,为嘉庆帝所赞许。但因其不少治河主张难以实施,一次嘉定河决堤后,王念孙悲愤辞职,归故里著书。 王
5/18/2005 11:41:00 PM (#3155741)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空中来扬州:
详细班次正在整理
全国各省会城市都有国内航班飞到江苏省南京市,下飞机后可乘直达扬州的班车,时间为:12:30    ;14:30   ;17:30 ,亦可乘机场大巴至南京市内汉中门汽车站或汽车东站乘直达扬州的班车,平均每半小时一班。

1、北京  每天十班、  广州 每天五班、  深圳 每天三班、  珠海  每周五班、  
   汕头  每周二班、  海口 每天二班、  昆明 每天三班、  贵阳  每天一班、  
   成都  每天三班、  重庆 每天1~2班   桂林 每天二班、  长沙  每天二班、  
   武汉  每天二班、  西安 每天三班、  福州 每天1~ 2班、西宁  每周四班、  
   兰州  每周三班、  太原 每天一班、  天津 每周四班、   石家庄 每周一班、
   沈阳  每周四班、  长春 每天一班、  大连  每天一班、  青岛  每天一班、
   哈尔滨 每周五班、 厦门 每天二班、  宁波 每周五班、   温州  每周二班、
   南昌  每周四班、  乌鲁木齐 每天一班、

2、北京、深圳、广州、沈阳、重庆等地的客人亦可飞江苏省常州市机场,再转乘大巴来扬。
3、飞往上海的航班多选择余地大,亦可先飞上海,再转乘火 车至镇江或乘快客大巴来扬。
5/18/2005 11:42:00 PM (#3155747)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陆路来扬州:详细班次正在整理
可乘火车直达南京或镇江,在镇江站有直达扬州的豪华快客,平均每半小时一班。如在南京站下车,可乘公交到汽车东站转乘至扬州的豪华快客,平均每半小时一班。
北京:T65、T 85、1425、1461次; 大连  T134次; 天津;k34、1477次;
沈阳:k190次; 长春:1348次;  哈尔滨:k58次;  济南:2551次;  
烟台:2584、k258次 ; 青岛:2108次; 太原;k374次; 石家庄:1495次;    洛阳:1660次; 兰州:T144、T118次;  郑州:1568次;  
西安:T140次; 西宁;k378次;  厦门;2522次;  福州:k46 、2002次;
广州:k48次;  重庆:k72次;   湛江:k150次;  南宁:1380次;
贵阳:k112次; 南昌:2240次;  成都:k284、k292、1434、1354次;
温州:k848、5056、k812次;     昆明:k156、k80、k182次;
广州:1312次; 长沙:k138次;   厦门:k176次; 福州:k163次;
武昌:k124次; 南昌:k288次

直达上海。再转乘火车到镇江或在上海徐家汇客运站乘高速大巴三小时可达扬州
5/18/2005 11:43:00 PM (#3155758)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清代盐商文化
  

    扬州的兴衰与盐政、盐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盐文化已成了扬州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盐场在清康熙、乾隆时期上交盐税占了清政府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有“两淮盐课甲天下”之说。
最为典型的盐商遗址,是落在东圈门历史街区地官第14号的汪氏小苑,是扬州保存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盐商住宅之一。占地3000余平米,遗存老屋近百间,建筑面积1600余平米。

    小苑组群布局规整: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厅旁厢边廊,堂后寝室耳房,体现尊卑有等、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构屋取奇数组合,体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神秘风水意识。

    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风采光充足,纵横互联相通,内外分合自如,是扬州大宅门传统格局形式之一。庭园玲珑精巧:厅前屋后辟“可栖”、“小苑春深”、“迎曦”小苑,使住宅小苑揉为一体,曲折多变。装修雕琢精湛:木雕、砖雕、石雕与装修、墙面、地面巧妙结合,交相辉映。取材珍贵,有汉白玉、金丝楠木、红木、柏木等;技法多样,有阴刻、平、浅、深浮雕、单面、双面透雕;题材丰富,有几何图案、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寓意深刻,吉祥如意。

    文史蕴含深厚:门楣、石额、匾额、楹联包含书法“楷、隶、行、草、篆”,出自名家佳作,用典精巧,耐人寻味,且与小苑内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鲜为人知秘闻:苑内有暗门、暗室、暗壁、暗阁、暗藏宝洞、地下室等。
5/18/2005 11:44:00 PM (#3155766)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唐朝鉴真与扬州


    鉴真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卒于代宗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鉴真14岁出家,从大云寺智 满弹师为沙弥。18岁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立志舍身,弘扬佛法。 20岁随道岸西游二京,究学三藏。21岁在长安实际寺随弘景律师登坛受具足戒。道岸、弘景皆律宗巨匠,精通“五明”,鉴真遂能在佛经义理、戒坛讲律、焚声音乐、庙堂建筑、雕塑绘画、行医采药、书法镂刻等方面多所领悟,时有进益。此后,更从高僧融济、义威、远智、大亮、全修、慧策等请教,不囿于宗派门户,遂能博学益智,境界高远。27岁回扬州大明寺,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诵经、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挤众生,不遗余力。46岁继道岸、义威之后,为一方宗首、持律授戒,独秀无伦,前后授戒度人略计四万有余、泽及遐迩,道俗归心,仰为“江淮化主”。

    天宝元载(742),鉴真55岁时, 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扬州大明寺祈请“东游兴化”众僧以路遥涉险而默然无应。鉴真曰:“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概然应允。自天宝二载起前后五次“东渡”,或由于官府阻挠,或由于浪击船沉,或由于僧众护田,均未获成功。并于第五次东渡时双目染疾失明,虽屡遭失败但东渡意志弥坚,誓曰:“为传戒律,发愿过海.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天宝十二载,时鉴真66岁,日本国“遣唐使团”再次来扬州延其东渡传律,是年一十月十九日夜,鉴真一行24人从龙兴寺出发,乘舟沿长江至苏州黄泗浦转登日本使船,于十一月十六日出江入海,扬帆东去。历时月余,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次年二月进京(奈良),入东大寺安置。孝谦天皇下诏“大德和尚远涉沧波,来投此国,诚副朕意。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并敕授“传灯大法师”位。四月,于卢舍那殿前立戒坛,圣武上皇、孝谦天皇等俱登坛受菩萨戒。 寻为沙弥澄修等440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80余人舍旧戒,由鉴真重授具足戒。“从此以来,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师相传,遍于寰宇。”乾元二年·日天平宝字三年(759), 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并由东大寺移居于此。经营既久,佛光普照,遂成日本律宗之祖庭,而鉴真亦有扶桑律宗太祖之称。鉴真精“医方明”,学养素深,济人无数。淳仁天皇使其辨药之真伪,他一一以鼻辨之,一无错失。及光明皇太后不豫,唯鉴真所进医药有效。鉴真还著有《鉴上人秘方》。惜书已失传,但尚有少数药方,传授于世。

    除此,鉴真还将脑中所学,——传授门徒。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等、充分地表达了日本人民对鉴真崇敬、膜拜的感情。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弟子思托、忍基等为鉴真膜影立夹 漆像,豫高二尺六寸五分,“顶骨秀、颧骨张、鼻梁高、唇紧闭、静含睑、浮微笑”,形仪端穆,栩栩如生。同年五月六日,结跏跌坐,面西而化,终年76岁。




5/18/2005 11:45:00 PM (#3155770)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北宋欧阳修与扬州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江西吉水人,生于北宋景德四年(1007),卒干熙宁五年 (1072)。字永叔,别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天圣年间中进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于庆历二年(1042),入京知 谏院谏官,参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遭贬谪,于庆历五年贬为滁州太守。 庆历八年知扬州。一年后,欧公于皇礻右元年(1049),以眼疾隐退,求移颖州(令安徽阜阳)。后仁宗对欧阳修被诬有所觉察,欧公于嘉礻右五年(1060)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
    平山堂进入仙人旧馆,便是古风流溢的“平山堂”,此堂初建于宋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42岁的欧阳修初到杨州后,政务庞杂,应接尤多,但纲目不 乱,关心民瘼,秤击暴敛,深受百姓爱戴。欧公在公务之余,寄情干山水诗酒,游目骋怀,筑平山堂作讲学、游宴之所,数月而成。平山堂前筑石台,围以栏槛,欧公亲植柳树,时称“欧公柳”。因望江南诸山,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加之欧公内心所思,江南及各路诸才子,若可攀跻,寄此情于此景之中,故定堂名为“平山堂”。北檐下有清光绪二年(1876)林肇元所题匾额:“远山来与此堂平”亦点明含义。嘉佑八年(1063),山堂朽,工部郎中刁约领扬州事时重修山堂。封闭前庭,改制为行春台。南宋绍兴末年台圮,隆兴元年(1163)至嘉定三年(1210)多次兴毁。元代一度荒废。明万历年间,知府吴秀重建山堂。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刑部主事江都汪懋麟与太守金长真又扩建山堂,并建行春台。康熙帝南巡维扬时,至平山堂题“平山堂”、“贤守清风”、“怡情”、“澄旷”四额,并制《平山堂》诗一首。乾隆元年(1736)又整修山堂,规模益大。为记此事,在平山堂南,东壁面西处有乾隆元年七月两淮都转运盐使尹会一撰并书《重修平山堂》碑石一方。咸丰年间,平山堂毁于兵燹。 今日之平山堂是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其建筑为宏宇敞口,面南五楹,七架粱,前有卷栅廊。在明间北廊柱轴线上设落地罩,从罩到檐柱以北设走廊与“谷林堂”相连,今平山堂为方浚颐所题。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题“风流宛在”,乃追怀欧公韵事而书,书法流畅, 看来其“流”少一点而“在”多一点,用字活而非错,回味其意欧公风流仍在。 山堂建成后,欧公寄书前任太守韩琦曰:“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可见欧公于平山堂前眼界宽广而心旷神怡,故清代彭玉麟有“放开眼界”之匾。 1979年又事大修,山堂面目一新,令人流连往返。  
     阳文忠公祠 欧阳修知扬州时,民感其德,曾建生祠于“旧城”,岁久祠废,后移于平山堂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盐运使曾 按宫廷藏本临摹欧阳修图像悬于壁间,咸丰年间,祠毁于兵 。光绪五年(1879),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集族人白金五千余,以楠木重建今日之欧阳文忠公祠。祠堂面南五楹,九架梁,单檐 山,四周皆卷棚廊,挑角正檐,梁柱皆方,迎面装雕花隔们,次间后壁置落地雕花罩格。明间设神龛,龛壁供欧阳修石刻像,此像于光绪五年九月由欧阳修裔孙江苏侯补道欧阳炳按清宫内府藏本临摹滁州醉翁亭欧公画像;石刻像上方由欧阳正墉临摹乾隆壬申年(1752)为欧阳修画像题之御书,欧阳修石刻像与题书由邗江著名石工朱静斋勒石,刀工精微,欧公容颜微笑,胡须纤细有波,加之石面稍凹,刻纹有反光作用,造成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此像不仅黑白有变,而且从任何角度看,欧公双目均与观者对视可亲,欧公双足均向观者,栩栩如生世称神品。
    谷林堂位于平山堂北处,元佑七年(1092)二月苏轼56岁知扬州,八月离任,历时半年,苏轼为纪念恩师欧阳修建“谷林堂”,堂成后作五言诗曰: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美哉新堂成,及地秋风初。我来适雨过,物至如娱予。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余。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 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谷”“林”为堂名,宋以后久不存。清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在真赏楼旧址处建今之“谷林堂”并题额,方浚颐题联曰:“遗志在栖灵,稚竹老槐,风景模糊今异昔;开轩偕真赏,焚香酹酒,仙踪戾止弟从师。”额与联今无存。该堂坐北朝南,面阔五楹,七架梁,前后单步梁木构架,前廊置木栏,后为白粉墙,封檐封山。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堂上悬“谷林堂”额,三字系扬州浅刻家黄汉候集东坡法帖。东壁悬扬州书画家李亚如草书“谷林堂”诗,西壁悬《赤壁夜游图》,堂内陈设古朴典雅。
5/18/2005 11:46:00 PM (#3155775)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亮节孤忠史可法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扬州史公祠里的一副著名的对联。梅花、明月、亡国、故臣,这些苍凉悲切的词藻,使人油然想起三百多年前以身殉国的那位民族英雄。

  史公祠在扬州城北,亦称梅花岭。据说史可法殉难留下遗言:“我死当葬于梅花岭上。”后来史可法殉节扬州,嗣子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乃具衣冠葬于梅花岭下。康熙年间,扬人曾在大东门外建祠祭祀,不久圮废。乾隆初年,仍于梅花岭建祠。咸丰年间祠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建,直至今天。

  史公祠坐北向南,祠中有飨堂、祠堂和史可法衣冠冢。飨堂前悬挂着两副楹联:一是“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二是“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词义深远,令人生思古之幽情。飨堂中有史可法塑像,正襟危坐,气壮山河。飨堂西边是祠堂,有神龛供奉史公神主和遗像,红袍乌纱,栩栩如生。衣冠冢是飨堂后面,墓碑上刻着“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字样。墓边有草,终年常绿,经冬不凋,人称“忠臣草”。 漫步梅花岭下,似乎处处可看到那个在凶悍的清兵面前高呼“我史阁部也”的忠臣的身影。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郐,明万历三十年(1602)生于河南祥符,即今开封。他的先人在明太祖时做过锦衣百户,官虽不高,却是皇帝近臣。祖父是万历间举人,做过知州,为官清廉。父亲没有什么功名,是个本分人。史可法的祖父曾说过:“我家必昌!”可知家人对于史可法的出生是充满了期望的。 然而在史可法出生之际,不仅家运不昌,国运更糟。明神宗朱翊是一个荒淫无道、昏庸无为的皇帝。起初,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厉行改革措施,这一切有太后支持,神宗尚不得不收敛。等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一死,神宗好像忽然甩掉了包袱,便肆无忌惮地纵情取乐起来。他宠信宦官,收刮财货,迷恋神仙,沉湎酒色,在位四十八年倒有二十多年不与臣下共议朝政。大明江山,内忧外患,危机日重,这真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据说,史可法的母亲临盆生养时,梦见文天祥走进他家,然后就生下了史可法。也许朱明王朝正像赵宋王朝那样,需要一个文天祥式的人物。若干年后,当史可法用生命殉了大明的时候,人们曾用“生来自有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候”的句子来挽他,文信国即文天祥。史可法果然不负家庭的厚望和时代的重托,成了文天祥式的英雄。 青年时代的史可法受到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关怀与教诲。天启元年(1621),史可法回原籍大兴应考,在一座古庙里苦读。这一日风雪交加,顺天府学政左光斗恰好入庙躲避风雪,见到伏案假寐的青年史可法。左光斗看到桌子上有一篇文章,轻取来看,竟为这个青年的才华所震惊。从此,他便记住了史可法的姓名。不久,府试开考,主考官左光斗将史可法点为顺天府秀才第一名。左光斗经常把史可法带回家中,纵论古今,抨击时政,两人都表示为挽救危局,不惜身家性命。 因为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斗争愈来愈激烈,权奸魏忠贤恨不能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而后快。天启四年(1624),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上书弹劾魏忠贤,历数其死罪三十余条。不料奏章尚未呈送,阉党就先发难。左光斗被罢官、下狱,一般交游避之唯恐不及,史可法却设法到狱中去探望。左光斗见史可法来,勃然大怒,说:“你真是没用的奴才!这里是什么地方,你怎么能来?国家大事坏到这种地步,我已经完了,还指望谁来支撑呢?你不快走,与其等奸人来捉拿你,不如让我现在就把你打死!”说着,左光斗作出要投掷铁链的样子。史可法只得赶紧离开监狱,但却永远铭记着恩师的遗言,决心用生命来支撑危局。 史可法于天启七年(1627)中举,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这一年他27岁。

  在整个崇祯年间,史可法先后担任过西安府推官、户部主事及员外郎、户部都给事中、右参议和安庆、庐州、池州、太平四府巡抚等官职。明朝末年,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满族入侵,这种极其险恶的形势,对于忠心报国的史可法来说似乎构成了巨大的陷阱。 他在西安任上,一方面赈济灾荒,救助饥民,显示出办事干练的才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平息叛乱,镇压起义,为巩固明王朝效犬马之劳。他在户部任上,管理国库,筹集军饷,经手大量钱财而纤尘不染,但是这些钱财一方面是为了防御清兵入侵,另一方面也还是用于对付农民义军。

  在史可法的官宦生涯中,一切行为的最高原则就是支撑危局,力挽狂澜,忠于国家,报效朝廷。因而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出自本心和符合逻辑的——尽管他对农民军的态度曾引起后人的非议。 史可法一面调兵遣将打击农民军,一面又依法严惩地方上的贪官污吏;一面严格治军不许扰民,一面又废除不合朝廷规定的苛捐杂税;一面招安义军首领,一面又捐款兴学培养人才。这一切对于史可法来说是十分自然的,都是为了社稷的安定,江山的太平。作为一个忠臣,他还能做什么呢?也许可以说,同那些一味掠地称王的绿林好汉和只知擅权敛财的黑心官吏比较起来,只有史可法才是向国家和历史负起责任来的。

  由于史可法的忠诚与才干,他于崇祯十六年(1643)被朝廷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然而一切都太迟了。没有等他施展抱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当夜凌晨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槐树上。史可法一心想苦苦支撑的明王朝大厦,一夜之间哗啦啦倒塌下来。

  史可法终于走进了历史为他安排好的死胡同里:要么像他的堂弟史可程一样投降清朝,那样不但可以保全性命,还能够捞取一官半职:要么去为一个注定要灭亡的王朝血战到死,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去换取自己更诊视的名节。这是一个残酷的两难选择:或者苟且地生,或者光荣地死。而历史给了史可法一个慷慨、壮烈、光荣地去死的机会。

  明王朝大厦的主要部分虽然倒塌了,南方一角却还在勉强支撑着。就在崇祯帝吊死后不久,一个名叫朱由崧的庸碌小人在南京被一班人拥戴为弘光皇帝。在这个可笑的南明小朝廷里,既有东林党人和复社名士,又有阉党余孽和贵族勋臣;既有拥兵割据的军阀,又有早被废置的闲官。从这个吵吵嚷嚷的南明小朝廷开张的那天起,它的头等大事似乎就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而不是抗击清军,收复失地。 史可法在南明小朝廷中只做了不到半个月时间的首相,就被奸佞马士英排挤了出去。这时江北的靖南侯黄得功、兴平伯高杰、东平伯刘泽清和广昌伯刘良佐四个藩镇正在扬州一带飞扬跋扈,拥兵自重。如果他们能联手抗清,则南明在江北便多了一道屏障;如果他们竟反叛降清,则南明立刻处于清军的刀兵之下。史可法觉得与其在南京城里作无谓的权位之争,倒不如到扬州督师,协调四藩,这样对局势还能起实际的作用。他曾向朋友说,我何尝不明白有人非常希望我到扬州去,以便让他独揽大权?但是扬州的的位如此重要,如果让他前往,岂不教人担忧?在此生死关头,我只能撇开个人的一切了!史可法说的那个居心叵测的人,就是权奸马士英。 调停四个藩镇的关系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他们各自为政,骄横不法,名为官兵,实是盗匪。他们谁也不把什么抗清、剿贼的事儿放在心里,一心一意只是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占据繁华的地盘。扬州这个富庶之区,就成了四藩争夺的肥肉。孔尚任《桃花扇》中有一段唱词,生动描绘了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们一个个虎视眈眈扬州城的情景:

  你占住繁华廿四桥,
  竹西明月夜吹箫;
  他也想隋堤柳下安营巢,
  不教你蕃观独夸琼花少。
  谁不羡扬州鹤背飘,
  妒杀你腰缠十万好,
  怕明日杀声咽断广陵涛!

  史可法离开南京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调停四个藩镇的关系。左右斡旋,反复游说,其中也不免妥协退让,委曲求全,终于使得这些骄兵悍将暂时相安无事,没有在清兵到来之前自家先来个火并。 史可法真正开府扬州,是在弘光帝登其后的第二个月,即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这一年史可法43岁。

  史可法开府扬州后,苦于人才奇缺,便设立了礼贤馆。凡有一技之长者,他都予以录用。即使是身无长技的有志青年,他也加以延揽。许多想有作为的人,纷纷来扬州投靠史可法。

  史可法觉得,要守住江南,首先要守住江北。江北应有三道防线,即黄河防线、淮河防线和长江防线。这一道道防线,最初大约是为了对付农民军,后来清兵步步南下,才转而把那些异族入侵者当作首要敌人。正当史可法调停藩镇、招揽人才、筹建河防之际,收到了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来信。信中说,李自成逼死明崇祯帝,而清军赶跑了李自成,这是清朝为明朝报了君国之仇;清朝是从李自成手中取得了燕京,而不是从明朝手中取得燕京,因此明朝应视清朝为恩人。信中劝史可法离弃南明政权,而归顺清朝,像吴三桂那样在大清朝享受荣华富贵: 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维终始,岂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

  显然,这是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一封招降书与恐吓信。多尔衮一手以高官厚禄相引诱;一手以强兵压境相威胁,意在扫除率兵南下的障碍。 史可法自然不会为多尔衮的来信所动。他针对来信中的论调,有理有节地给予了答复。史可法在回信中说,南明朝廷是大明朝道统的合法继承者,其地位是名正言顺的;
5/18/2005 11:47:00 PM (#3155783)
普通通行证 扬州小新


级别:57
头衔:
来自:(江苏) 扬州
诞生:11/12/2004
                            扬州让传统文化生金
  

    扬州充分发掘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通过逐步修复一批历史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建设传统技艺展示游览区等,让古老园林喜迎游客,让传统工艺走出深闺,让文化资源生金淌银,产生旅游效益,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城市形象和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24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市区有147处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私家住宅园林,这些都为扬州建设文化名城,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过去只有瘦西湖、平山堂、何园、个园等有限的几处景点可供游客游览。为了让古老的文化资源发挥出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市积极整修古迹,保护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今年来就推出了高寺、普哈丁墓园、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二号王后墓、汪氏小苑等一批旅游新景点。位于老城区地官街的“汪氏小苑”
    为清末徽商的私家住宅。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呈三进三纵、四角有园的建筑布局,并存有清代和近代书画家、篆刻家题写的众多匾额、石额、楹联以及精美的木雕、砖雕作品。为保护历史名城文化遗产,该市迁出了占用该宅的制花厂,对其进行了修复整理,作为“清末民初扬州盐商住宅陈列馆”对外开放。高寺是佛教禅宗四大名刹之一,在东南亚一带影响很大,过去只作为国内外禅宗弟子坐禅修行的重要场所。该市对其进行了为期3年的修复,终于在今年旅游季节向游客开放。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该市重点推出了个园东圈门历史街区、何园南河下历史街区、教场民俗风情区。建设了高寺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开发了运河文化旅游区、保障湖笔架山度假区。日前,扬州古运河游览线的开篇景区瓜洲“春江花月夜景区”项目已通过了省计委立项。
    扬州还让古老的工艺走出深闺,走向普通市民、游客。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籍雕版术是一门古老的技艺,该市组织古籍刻印社的大师们在古籍书店向游客和市民现场表演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展示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该市还开设了漆器和玉器工艺美术景区,让来扬旅游的客人边观赏边选购漆器和玉器工艺品,在得到纪念品的同时欣赏到扬州的古老文化。该市还将重点修建古籍雕版博物馆、民间工艺博物馆、盐商博物馆以及扬州评话名家王少堂的故居等,以使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19/2005 2:34:00 AM (#3156425)
FSWING123 该角色已不存在
你这些资料可不可以帮忙发到fs-flying@tom.com信箱?我需要这些资料,有些用处,谢谢啊!
我要全部的
5/19/2005 11:55:00 AM (#3157561)
塘虱头 该角色已不存在
我喜欢扬州抄饭,谢谢楼主这么详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