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滋病诊疗指南(给不幸的朋友面对明明白白的治疗)5
11/27/2009 1:15:00 PM (#778543)
(六)真菌感染
1.诊断
临床诊断为真菌感染,常见的是念珠菌感染和新型隐球菌感染。
2.治疗
(1)念珠菌感染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首选治疗是制霉菌素局部涂抹加碳酸氢钠漱口水漱口,如果对上述治疗无反应,可以给予如下治疗:氟康唑:50mg-100mg/次,口服,1次/日, 疗程1-2周。食道念珠菌感染:氟康唑首剂200mg/日,后改为100mg /次,1次/日, 应用1-2周;重症病人氟康唑可增加剂量和延长疗程。对复发性念珠菌感染建议氟康唑100mg/日,长期服用。
(2)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1)降颅压治疗:首选甘露醇,重症者可行侧脑室外引流。
2)抗真菌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先从每天1mg,加入5%的葡萄糖水中500ml缓慢静点(不宜用生理盐水,需避光),滴注时间不少于6-8小时。第二天和第三天各为2 mg和5 mg,加入500ml的葡萄糖水中滴注。若无反应第四天可以增量至10mg。若无严重反应,则以后按5mg/日增加,一般达30-40 mg(最高剂量50mg/日)。疗程需要3个月以上,两性霉素B的总剂量为2-4g。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较大,需严密观察。二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5FC)合用具有协同作用。5FC为100mg/kg/日(1.5g-2.0g,3/日),二者共同使用至少8-12周。二性霉素B也可与氟康唑联合使用,用法为氟康唑200mg/日,口服或静滴,疗程8-12周。
3)必要时可由脑室引流管注射两性霉素B 0.5-1mg/次,隔日一次。
4)病情稳定后可改用氟康唑维持,200mg/次,1次/日,长期维持,以预防复发。
九、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一)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二)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1.成人及青少年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临床分期 CD4细胞计数(个/mm3) 推荐意见
急性感染期 无论CD4细胞计数为多少 考虑治疗
无症状感染期 > 350/mm3,无论血浆病毒载量的值为多少 定期复查,暂不治疗


200—350/mm3之间 定期复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即进行治疗:
1)CD4细胞计数1年内下降大于30%;
2)血浆病毒载量 >100,000/mL;
3)患者迫切要求治疗,且保证有良好的依从性。
艾滋病期 无论CD4细胞计数为多少 进行治疗
如果无法检测CD4细胞数并且出现临床症状的时候,淋巴细胞总数≤1200/mm3 时可以开始ART。
   在开始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如果病人存在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开始治疗。
 2.婴幼儿和儿童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婴幼儿期,对于小于18个月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体抗 HIV抗体,因此首选应用HIV DNA PCR法检测,阳性可早期诊断HIV感染;如无条件时,也可用HIV RNA PCR法来代替,两次检测阳性也可诊断HIV感染。
考虑到婴幼儿病情进展要比大龄的儿童和成人快,对于<12个月龄的婴幼儿,可不考虑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及是否伴有临床症状的改变,建议治疗。
1岁以上的儿童,艾滋病期或CD4 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15%建议治疗;如果CD4 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介于15%-20%之间,推荐治疗; 如果介于21%-25%之间建议延迟治疗、密切监测患者CD4 T淋巴细胞百分数的变化。无临床症状,CD4 T淋巴细胞的百分>25%,建议延迟治疗、定期随访, 监测临床表现、免疫学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
(三)国内现有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us,ARV)药物介绍
    目前国际上有四类药物,共24种,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及融合抑制剂(FIs)。目前国内的ARV药物共12种,分为三类,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药物名称 缩写 类别 用法与用量 主要毒副作用 ARV药物间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 备注
Zidovudine
齐多夫啶 AZT 核苷类 成人:300mg/次,2次/日
新生儿/婴幼儿: 2mg/kg,4次/日
儿童:160mg/ m2体表面积,3次/日
 1)骨髓抑制、严重的贫血或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CPK和ALT升高;乳酸酸中毒和/或肝脂肪变性 不能与d4T合用 已有国产药
Lamividine
拉米夫啶 3TC 核苷类 成人:150mg/次,2次/日或 300mg/次,1次/日;
新生儿: 2mg/kg, 2次/日;
儿童: 4mg/kg,2次/日 少,且较轻微。偶有头痛、恶心、腹泻等不适 已有国产药

Didanosine
去羟肌苷(片或散) ddI 核苷类 片剂 成人:体重≥60kg 200mg/次,2次/日;体重< 60 kg 125mg/次,2次/日
散剂 成人:体重≥60kg 250mg/次,2次/日,体重< 60 kg 167mg/次,2次/日
新生儿/婴幼儿: 50mg/m2体表面积,每天两次;儿童: 120mg/ m2体表面积,每天两次
空腹服用 1)胰腺炎;
2)外周神经炎;
3)消化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4)乳酸酸中毒和/或肝脂肪变性 与IDV、RTV合用应间隔2小时;
与d4T合用会使二者的毒副作用叠加 已有国产和进口药
Stavudine
司坦夫啶 d4T 核苷类 成人:体重≥60kg 40mg/次,2次/日; 体重<60kg 30mg/次,2次/日;
儿童: 1mg/kg,2次/日(体重>30kg按30 kg计算) 1)外周神经炎;
2)胰腺炎;
3)乳酸酸中毒和/或肝脂肪变性 不能与AZT合用;
与ddI合用会使二者的毒副作用叠加 已有国产和进口药
Abacavir
阿巴卡韦 ABC 核苷类 成人:300mg/次,2次/日
新生儿/婴幼儿:不建议用本药
儿童: 8mg/Kg ,2次/日,最大剂量300mg ,2次/日。 1)高敏反应,一旦出现高敏反应应终身停用本药;
2)恶心、呕吐、腹泻等; 已注册
Combivir (AZT 3TC) 核苷类 成人:1片/次,2次/日 见AZT与3TC 见AZT与3TC 已有进口药
Trizivir(AZT 3TC ABC) 核苷类 成人: 1片/次,2次/日 见AZT、3TC和ABC 见AZT、3TC和ABC 已注册
Nevirapine
奈韦拉平 NVP 非核苷类 成人:200mg/次,2次/日
新生儿/婴幼儿:5mg/kg,2次/日
儿童:< 8岁,4mg/kg,2次/日;> 8岁,7mg/kg,2次/日。
注意:奈韦拉平有导入期,即在开始治疗的最初14天,需先从治疗量的一半开始( 每日一次),如果无严重的副作用才可以增加到足量(每日两次) 1)皮疹,出现严重的或可致命性的皮疹后应终身停用本药;
2)肝损害。出现重症肝炎或肝功能不全时,应终身停用本药。 引起PI类药物血浓度下降;与IDV合用时,IDV剂量调整至1000mg 3次/日。 已有国产药
Efavirenz
依非韦伦
 EFV 非核苷类 成人:600mg/次,1次/日
儿童:体重 15-25kg: 200-300mg 1次/日;25-40kg: 300- 400mg 1次/日;>40kg: 600mg 1次/日
睡前服用 1)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如头晕、头痛、失眠、非正常思维等;
2)皮疹;
3)肝损害;
4)高脂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与IDV合用时,IDV剂量调整到1000mg 3次/日;
不建议与SQV合用; 已有进口药
Indinavir
印第那韦 IDV 蛋白酶抑制剂 成人:800mg/次,3次/日
儿童: 500mg/m2 体表面积,3次/日
空腹服用 1)肾结石;
2)对血友病病人有可能加重出血倾向;
3)腹泻、恶心、呕吐等;
4)甲外翻、甲沟炎、脱发、溶血性贫血等;
5)高胆红素血症;
6)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脂肪重新分布等PI类药物共性毒副作用。 与NVP、EFV合用时,剂量增至
1000mg 3次/日;
服药期间,每日均匀饮用1.5L-2L水 已有国产和进口药
Ritonavir RTV 蛋白酶抑制剂 成人:在服药初至少用二周的时间将服用量逐渐增加至600mg/次,2次/日。通常为:第一、二天,口服300mg/次,2次/日;第三至第五天,口服400 mg/次,2次/日;第六至第十三天,口服500/次,2次/日 1)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2)外周神经感觉异常;
3)转氨酶和γGT的升高;
4)血脂异常;
5)糖耐量降低,但极少出现糖尿病;
6)应用时间较长时可出现脂肪的重新分布。 由于RTV可引起较重的
点击统计:21067
[1]